巴南区:“银铃港湾”社会工作品牌项目托起敬老院特困老人幸福晚年
特困老人是政府兜底保障的重点对象。2019年,巴南区民政局聚焦敬老院特困老人身体机能衰退、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社会支持网络弱化等现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重庆市一福养老发展中心,以全区25家敬老院为域,实施三年期“银铃港湾”敬老院老年社会工作品牌项目。

巴南区:“银铃港湾”社会工作品牌项目托起敬老院特困老人幸福晚年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2-08-02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通讯员 李维 黄玉)特困老人是政府兜底保障的重点对象。2019年,巴南区民政局聚焦敬老院特困老人身体机能衰退、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社会支持网络弱化等现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重庆市一福养老发展中心,以全区25家敬老院为域,实施三年期“银铃港湾”敬老院老年社会工作品牌项目。

项目以“五社联动”为依托,通过发挥社工专业优势,整合志愿力量和驻地单位、公益慈善资源,从“身心灵社”四个维度,为院内特困老人、工作人员提供人文关怀、情感支持、能力提升等“全科+专科”增权赋能服务,通过抓实“社会+”支持网络建设和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开展,为老人纾困解难,提升幸福感、获得感和社会归属感,促进敬老院服务提质增效,打造幸福“银铃港湾”。

银铃•乐康

为特困老人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小黄呀,自从你们教了我们做保健操,我现在坚持天天早上带领大家一起做,感觉身体越来越好啦,走路也有力气,大家都觉得这套保健操有用。”鱼洞敬老院的刘爷爷高兴地跟社工说道。

“我的健康•我知道”健康义诊活动 一福社工供图 华龙网发

刘爷爷今年83岁,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平时除了在房间看电视,就是跟院里几个老人打打牌,想锻炼身体又苦于没有人教,社工了解到院里还有十多个老人跟刘爷爷一样,便组织开展健身小组活动,刘爷爷学得特别认真,毛遂自荐担任小组长,带领大家一起做保健操,锻炼身体。

敬老院特困老人普遍存在健康服务需求,一福社工以认知行为理论为支撑,通过健康义诊、疾病预防、保健操学习等内容,增强老人们对自身健康状况的了解并提高健康管理意识,进而促进老人日常行为改变,形成健康生活方式。截至目前,一福社工累计开展健康义诊活动25场、服务1467人,老人康乐小组活动25个、125节次、服务1250人次,为特困老人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银铃·乐阳

让特困老人的生活充满阳光

在过完集体生日后,圣灯山敬老院卢爷爷看到社工十分激动。“小王,今天你们带这么多人来给我过生日,我真的太幸福了。”敬老院的特困老人大多没有结婚、没有子女、感觉无依无靠,社会支持网络极其薄弱,一福社工运用生态系统视角,建立“四访”制度、进行个案跟进、开展节假日和生日活动、链接爱心企业和个人慰问老人等,让特困老人感受到来自社工、社会的支持和关爱,及时回应特困老人心理支持和精神慰藉的服务需求。

为老人举行集体生日会 一福社工供图 华龙网发

同时,一福社工充分发挥资源整合的优势,运用“五社联动”模式,整合重庆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小雨伞志愿服务中心等多方资源,弘扬敬老爱老氛围,为特困老人带去关爱和温暖。截至目前,一福社工开展特困老人心理健康测评2645人次,日常探访服务1440人次,举办春节、元旦节、重阳节、端午节等节假日活动203场,集体生日会、爱心慰问活动77场,链接爱心物资,总价值16万元,累计服务14764人次,极大地丰富了特困老人的生活,为特困老人的生活增添了生机和阳光。

银铃•乐学

特困老人学有所获

敬老院的部分特困老人存在不修边幅、不注重自身形象、乱扔垃圾等不良的行为习惯,社工运用专业的方法,引导老人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提高晚年生活的质量。

老人参与“绘声绘色”色彩学习体验小组 一福社工供图 华龙网发

此外,一福社工还开展学资讯、学知识、学技能、学榜样等学习性活动,增强特困老人与社会的互动,实现“老有所学”,提升特困老人的获得感。截至目前,开展手工、歌唱、绘画、资讯分享、行为习惯引导、情感支持、长者人际交往等小组活动合计45个、225节次,服务老人2897人次。

银铃•乐能

发挥特困老人的独特潜能

谭婆婆是一位聋哑人,是住在木洞仰山敬老院中的唯一一位女老人,谭婆婆性格孤僻、缺乏自信心,常常一个人坐在角落里,但一福社工了解到谭婆婆手脚麻利、擅长刺绣,便利用优势视角,鼓励谭婆婆充分发挥动手能力强的优势。谭婆婆慢慢地加入活动中,协助社工布置场地、整理桌椅,还绣一些小物件赠送给院内其他老人,逐渐与院内的其他老人打成一片,增强生活的自信心。鹿角敬老院的吴爷爷在社工的鼓励下,重新拾起了多年前的手艺,编织竹篓、刷把等作为敬老院日常生活用品。

老人编织竹篓 一福社工供图 华龙网发

敬老院的特困老人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一福社工以成长小组和风采展示活动为契机,挖掘特困老人的潜能,放大特困老人的优点和长处,鼓励特困老人发挥自身优势及余热,提升了特困老人的自我效能感和价值感。

银铃•乐助

为敬老院工作人员增权赋能

“你们有没有简单的一些热身游戏可以教教我啊?我们以后带老人开活动的时候可以让活动更丰富一些。”接龙小观敬老院的谢露院长积极向一福社工讨教。敬老院工作人员跟特困老人的生活更加密切,一福社工通过团建释压、主题沙龙、专题培训、跟踪指导等方式,向敬老院工作人员传递社会工作专业理念、知识,指导敬老院工作人员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技巧为特困老人提供服务。

巴南区2022年敬老院社会工作服务技能提升培训 一福社工供图 华龙网发

经过两年多的培育,敬老院工作人员基本掌握了计划筹备、实施执行、总结反思、档案管理等技能。截至目前,一福社工为敬老院工作人员分层次、有步骤、系统性地组织开展不同培训11期、服务1761人次,增强了敬老院工作人员的权能,培养了一批有基础、有能力的敬老院本土社工力量,一福社工与敬老院工作人员相伴同行,携手共筑特困老人的美好生活。

“敬老院特困老人的兜底保障问题是重大的民生实事,需要物质保障和精神保障并驾齐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配备专业社工,为敬老院增添了生机与活力,提高了特困老人的生活质量。”巴南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整合资源,努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时代特困老人供养体系,为敬老院特困老人打造更有温度的港湾。”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巴南区:“银铃港湾”社会工作品牌项目托起敬老院特困老人幸福晚年

2022-08-02 14:24:01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通讯员 李维 黄玉)特困老人是政府兜底保障的重点对象。2019年,巴南区民政局聚焦敬老院特困老人身体机能衰退、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社会支持网络弱化等现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重庆市一福养老发展中心,以全区25家敬老院为域,实施三年期“银铃港湾”敬老院老年社会工作品牌项目。

项目以“五社联动”为依托,通过发挥社工专业优势,整合志愿力量和驻地单位、公益慈善资源,从“身心灵社”四个维度,为院内特困老人、工作人员提供人文关怀、情感支持、能力提升等“全科+专科”增权赋能服务,通过抓实“社会+”支持网络建设和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开展,为老人纾困解难,提升幸福感、获得感和社会归属感,促进敬老院服务提质增效,打造幸福“银铃港湾”。

银铃•乐康

为特困老人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小黄呀,自从你们教了我们做保健操,我现在坚持天天早上带领大家一起做,感觉身体越来越好啦,走路也有力气,大家都觉得这套保健操有用。”鱼洞敬老院的刘爷爷高兴地跟社工说道。

“我的健康•我知道”健康义诊活动 一福社工供图 华龙网发

刘爷爷今年83岁,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平时除了在房间看电视,就是跟院里几个老人打打牌,想锻炼身体又苦于没有人教,社工了解到院里还有十多个老人跟刘爷爷一样,便组织开展健身小组活动,刘爷爷学得特别认真,毛遂自荐担任小组长,带领大家一起做保健操,锻炼身体。

敬老院特困老人普遍存在健康服务需求,一福社工以认知行为理论为支撑,通过健康义诊、疾病预防、保健操学习等内容,增强老人们对自身健康状况的了解并提高健康管理意识,进而促进老人日常行为改变,形成健康生活方式。截至目前,一福社工累计开展健康义诊活动25场、服务1467人,老人康乐小组活动25个、125节次、服务1250人次,为特困老人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银铃·乐阳

让特困老人的生活充满阳光

在过完集体生日后,圣灯山敬老院卢爷爷看到社工十分激动。“小王,今天你们带这么多人来给我过生日,我真的太幸福了。”敬老院的特困老人大多没有结婚、没有子女、感觉无依无靠,社会支持网络极其薄弱,一福社工运用生态系统视角,建立“四访”制度、进行个案跟进、开展节假日和生日活动、链接爱心企业和个人慰问老人等,让特困老人感受到来自社工、社会的支持和关爱,及时回应特困老人心理支持和精神慰藉的服务需求。

为老人举行集体生日会 一福社工供图 华龙网发

同时,一福社工充分发挥资源整合的优势,运用“五社联动”模式,整合重庆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小雨伞志愿服务中心等多方资源,弘扬敬老爱老氛围,为特困老人带去关爱和温暖。截至目前,一福社工开展特困老人心理健康测评2645人次,日常探访服务1440人次,举办春节、元旦节、重阳节、端午节等节假日活动203场,集体生日会、爱心慰问活动77场,链接爱心物资,总价值16万元,累计服务14764人次,极大地丰富了特困老人的生活,为特困老人的生活增添了生机和阳光。

银铃•乐学

特困老人学有所获

敬老院的部分特困老人存在不修边幅、不注重自身形象、乱扔垃圾等不良的行为习惯,社工运用专业的方法,引导老人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提高晚年生活的质量。

老人参与“绘声绘色”色彩学习体验小组 一福社工供图 华龙网发

此外,一福社工还开展学资讯、学知识、学技能、学榜样等学习性活动,增强特困老人与社会的互动,实现“老有所学”,提升特困老人的获得感。截至目前,开展手工、歌唱、绘画、资讯分享、行为习惯引导、情感支持、长者人际交往等小组活动合计45个、225节次,服务老人2897人次。

银铃•乐能

发挥特困老人的独特潜能

谭婆婆是一位聋哑人,是住在木洞仰山敬老院中的唯一一位女老人,谭婆婆性格孤僻、缺乏自信心,常常一个人坐在角落里,但一福社工了解到谭婆婆手脚麻利、擅长刺绣,便利用优势视角,鼓励谭婆婆充分发挥动手能力强的优势。谭婆婆慢慢地加入活动中,协助社工布置场地、整理桌椅,还绣一些小物件赠送给院内其他老人,逐渐与院内的其他老人打成一片,增强生活的自信心。鹿角敬老院的吴爷爷在社工的鼓励下,重新拾起了多年前的手艺,编织竹篓、刷把等作为敬老院日常生活用品。

老人编织竹篓 一福社工供图 华龙网发

敬老院的特困老人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一福社工以成长小组和风采展示活动为契机,挖掘特困老人的潜能,放大特困老人的优点和长处,鼓励特困老人发挥自身优势及余热,提升了特困老人的自我效能感和价值感。

银铃•乐助

为敬老院工作人员增权赋能

“你们有没有简单的一些热身游戏可以教教我啊?我们以后带老人开活动的时候可以让活动更丰富一些。”接龙小观敬老院的谢露院长积极向一福社工讨教。敬老院工作人员跟特困老人的生活更加密切,一福社工通过团建释压、主题沙龙、专题培训、跟踪指导等方式,向敬老院工作人员传递社会工作专业理念、知识,指导敬老院工作人员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技巧为特困老人提供服务。

巴南区2022年敬老院社会工作服务技能提升培训 一福社工供图 华龙网发

经过两年多的培育,敬老院工作人员基本掌握了计划筹备、实施执行、总结反思、档案管理等技能。截至目前,一福社工为敬老院工作人员分层次、有步骤、系统性地组织开展不同培训11期、服务1761人次,增强了敬老院工作人员的权能,培养了一批有基础、有能力的敬老院本土社工力量,一福社工与敬老院工作人员相伴同行,携手共筑特困老人的美好生活。

“敬老院特困老人的兜底保障问题是重大的民生实事,需要物质保障和精神保障并驾齐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配备专业社工,为敬老院增添了生机与活力,提高了特困老人的生活质量。”巴南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整合资源,努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时代特困老人供养体系,为敬老院特困老人打造更有温度的港湾。”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余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