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社工周特别策划 |归家路上的“点灯人”
微弱的灯,照亮迷途的游子;体己的话语,诉说着“人间值得”;埋下一颗不知何时能发芽的种子,春天,或许即将来临……

巴渝社工周特别策划 |归家路上的“点灯人”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2-03-18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3月18日9时讯(刘忆)微弱的灯,照亮迷途的游子;体己的话语,诉说着“人间值得”;埋下一颗不知何时能发芽的种子,春天,或许即将来临……

距离江北观音桥商圈大约5分钟车程,从车水马龙沿着绿茵大树蜿蜒,静谧悠然处,“重庆市救助管理站”的字样便映入眼帘了。

宛若一方庭院,大隐于世,藏有无限美好与温情。来往的“住客”形色匆匆,各有悲秋,而总是默默准备好“炭火”的,是那群最平凡的社工。

专业救助,温情助归。在热情接待中,他们让孤立无援的人们暖心;在寻亲查询中,他们找到回家的方向;在帮扶协调中,他们让流浪的心有了栖息的地方……救助社工,他们的工作关乎爱和良善,牵系万千家庭,串起一条条迷途归家的路。

 
1

姚国庆:每一次遇见,都让无助的人不再孤单

“我迷路了,我想回家。”“离家三十多年了,你们真的有办法找到我亲人吗?”“我没得家,我也不知道该去哪儿了……”八年来,在市救助站的接待大厅里,姚国庆听过很多急迫和无助的求助语。

正在为救助人员办理登记业务的姚国庆。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正在为救助人员办理登记业务的姚国庆。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我们是开展救助工作的第一站,负责接待那些离家在外、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正在或即将处于流浪或乞讨状态的人员,询问他们的需求,为他们办理登记业务……”谈起自己的工作内容,姚国庆娓娓道来,语气轻松。

但事情,似乎并不那么轻松。

下午2点,原本安静的救助站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一个身材高大、体态微胖的中年男子不顾阻拦,从成年人救助管理区冲向接待大厅前台,神情焦急,不时向姚国庆大声喊道:“我要走,现在就要回家,我要报警!”

原来,该男子姓赵,当日上午独自来站求助,自述无钱回家需要救助。经了解,赵某是一名暴力型精神病患者,按照救助程序,需在站等待当地政府来站接领。

时间的流逝并未让赵某平静下来,姚国庆注意到,赵某不仅眼神中充满亢奋,神态异常,情绪也越发狂躁。不一会儿,赵某抓起前台桌上的办公物品,往地上扔。

为预防赵某自伤或者误伤,姚国庆一面寻求民警帮助,一面不停安抚赵某激动的情绪。

“赵大哥,你吃午饭没有?还吃点其他的东西不?”“你冷不冷啊,需要给你拿件衣服不?”“屋头还有哪些人嘛?有什么困难也可以跟我说。”姚国庆端来一杯水,捧在手心,态度温和地询问着,试图分散赵某的注意力。

起初也并未立即奏效,但或许是被耐心的语气和真诚的态度打动,半小时后,赵某激动的情绪舒缓下来,开始和姚国庆聊起家常。哪怕常常语无伦次,讲得不知所云,姚国庆也耐心倾听。

终于,当日晚上八点,在市救助站停留10余小时的赵某被顺利接走。

姚国庆为前来寻求救助的人进行安检。受访者供图华龙网发
姚国庆为前来寻求救助的人进行安检。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姚国庆坦言,在形形色色的求助人员中,这种棘手的状况也并非只有一次,唯一能做的就是秉承专业价值理念,运用专业方法技巧安抚情绪,了解他们的来站原因和实际需求,针对性开展服务。“有的求助人员是听障人士,全靠手写一笔一划交流;有的老人年龄大,不识字也不记事;有的还患有传染病,需要格外注意安全;有的还喝醉了,一言不合在大厅做一些不雅动作;有的还穿得西装革履,出现一些‘迷惑性’求助行为;有的为了跑站骗助,满口谎话被拆穿……”

回想过往八年的救助社会工作时光,姚国庆讲述着那些在接待厅中“上演”过的闹剧、悲剧,甚至惊险时刻,却总是说得轻描淡写,一笑而过。

“这是一份生命影响生命的工作,尽管可能有时会后怕,但一想到只要能帮到那些真真正正需要救助的人,就很有成就感!”这一次,姚国庆的语气充满坚定。

 
2

黎小丽:每一次寻亲,都让回家的路不再遥远

元旦将至,室外寒气逼人,下班回家路上的黎小丽收到一条消息——“谢谢你们,婷婷已经安全到家了。”

站在昏黄的路灯下,黎小丽将手机揣回兜里,顿时觉得全身都暖了起来。

黎小丽,开展救助社会工作已有十年,目前是成年人救助管理科的一名寻亲社工。她说,这是一个年轻女子走失流浪后,寻亲成功的故事。

黎小丽介绍,婷婷刚来到市救助站的时候,蓬头垢面,神色还有些异常。除了能说出名字和籍贯,她无法再提供任何有效身份信息,也不愿与人交流。后来,经站内值班医生诊断,婷婷疑似精神异常、身体状况欠佳,并在登记入站后,被送往定点医院检查和治疗。

为了尽快帮助婷婷安全回家,黎小丽立马开始落实其身份信息核实和寻亲工作。

一方面,她通过站医务室加强与定点医院的沟通,采用传统的“望闻问切”寻亲查询模式,希望经过反复沟通婷婷能提供部分有效信息;另一方面,积极联系派出所通过大数据进行人脸比对。同时,加强与社会力量合作,与寻亲公益组织“缘梦寻人”积极联系,并将婷婷的相关情况纳入该组织的寻亲档案库。

哪怕只要有一线希望,黎小丽就会不断尝试。

经过多方查证,最终在人脸比对方面取得突破,得到了婷婷的疑似身份信息。随即,黎小丽通过当地政府部门与婷婷的疑似亲属取得联系,通过照片比对、身份信息核对最终确认了亲属身份。

“寻亲工作是一方面,我们更大量和繁琐的工作是要联系当地政府部门、联系家属、做好后期安置和协调等工作。”黎小丽说,为确保受助对象生命安全、接领材料齐全,通过多次电话、微信沟通,在婷婷到站20多天后,终于确认家属来站接领。

“婷婷,我是你妈妈呀,找了好多地方都寻不着你,你去了哪呀……”“跟我回家吧,以后可千万不能再走丢了……”看到婷婷和母亲紧紧拥抱在一起,本以为早就对这种画面“免疫”的黎小丽,又一次被感动了。

黎小丽(左二)与家属核查身份。受访者供图华龙网发
黎小丽(左二)与家属核查身份。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谈及寻亲工作的难度,黎小丽叹了口气,又笑了笑说:“为疑难受助对象寻亲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就像大海捞针,付出并不一定有回报,但社会工作专业视角让我更享受寻亲这个过程。”

回家团圆,这是中国人心底最朴素的情结。哪怕寻亲会多次失败,但每一次黎小丽都看到了他们充满渴望的眼神。这种眼里有光的时刻总会给黎小丽带来新的力量,她想让更多求助者回归,找到“一家人整整齐齐”的幸福。

 
3

杨小艺:每一次牵手,都让少年的他不再彷徨

在专职社工杨小艺看来,救助工作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物质救助,一种是心理救助,相比较而言,她认为后者才是治根治本。

杨小艺为救助对象开展外展服务。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杨小艺为救助对象开展外展服务。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江小燕,13岁,因家庭亲子关系紧张,她先后50余次离家出走。期间反复踏入市救助站的大门。

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心结”未能解开,家也不是终点。

杨小艺深知,亲子冲突不是父母或子女单方面的问题,要根本解决小燕的问题需要双方共同努力。

于是,杨小艺和同事们积极创新专业服务工作方法,以个案面谈、小组活动及特色教育等方式,改善小燕的偏差认识,并教导其情绪控制和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在救助站外,杨小艺还积极与小燕的父母保持联系,指导他们如何与孩子正向沟通,缓解矛盾。

如今,回家两年后的小燕不仅和父母相处融洽,还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

在市救助站,反复流浪的“江小燕”也远不止一个。

“那个男娃儿怎么又来了?走的时候不是表现蛮好吗?”2019年的某天,杨小艺在站内看见了一个熟悉的面孔——被某区县救助站再次送来进行集中矫治教育的13岁少年王宇乐。

父亲入狱,母亲常年在外打工,王宇乐已经进出派出所和救助站多次。杨小艺介说:“救助站始终是一个临时机构,大人最多停留十天,未成年人最多也不超过三个月,他们走的时候确实有改变,但持续性如何保障?”

于是,为避免少年再次出走,杨小艺和同事决定,这次不把王宇乐直接送回去,而是协调属地救助站和属地政府共同开展回归安置工作。“我们邀请孩子的亲属、当地救助站负责人、镇政府相关领导等开展了协调安置会,从指导区县救助站开展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到协调多方和资源链接,让孩子回到学校还有人持续监管,终于结束了多年的重复流浪生活。”回想起这个案例,杨小艺信心满满,说效果还很不错,孩子今年都要中学毕业了。

杨小艺和同事们为孩子举办惊喜“生日会”。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杨小艺和同事们为孩子举办惊喜“生日会”。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近两年来,杨小艺和同事们一直积极链接社会资源,创新开展转介平台建设和救助社会工作机制建设,通过培育和引导区县救助站开展社会服务,延伸了救助服务广度和深度,有效遏制了重庆市流浪乞讨人员重复流浪的问题。

“我们的工作就像在服务对象的心中埋了一颗种子,可能会在某一个时间发芽,也许是在他孤独、难受的时候,也许是他面临一些抉择的时候,但只要能让他感受到当时的温暖,也值得。”杨小艺说。

三月初的山城,乍暖还寒,春日阳光在救助站院内均匀洒下,杨小艺和同事们微笑着阔步前行,只留下“飒”意满满的背影……

(除工作人员外,受助人均为化名)

相关链接:专业救助 温情促归|重庆市救助管理站救助社会工作优秀“答卷”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巴渝社工周特别策划 |归家路上的“点灯人”

2022-03-18 09:25:08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3月18日9时讯(刘忆)微弱的灯,照亮迷途的游子;体己的话语,诉说着“人间值得”;埋下一颗不知何时能发芽的种子,春天,或许即将来临……

距离江北观音桥商圈大约5分钟车程,从车水马龙沿着绿茵大树蜿蜒,静谧悠然处,“重庆市救助管理站”的字样便映入眼帘了。

宛若一方庭院,大隐于世,藏有无限美好与温情。来往的“住客”形色匆匆,各有悲秋,而总是默默准备好“炭火”的,是那群最平凡的社工。

专业救助,温情助归。在热情接待中,他们让孤立无援的人们暖心;在寻亲查询中,他们找到回家的方向;在帮扶协调中,他们让流浪的心有了栖息的地方……救助社工,他们的工作关乎爱和良善,牵系万千家庭,串起一条条迷途归家的路。

 
1

姚国庆:每一次遇见,都让无助的人不再孤单

“我迷路了,我想回家。”“离家三十多年了,你们真的有办法找到我亲人吗?”“我没得家,我也不知道该去哪儿了……”八年来,在市救助站的接待大厅里,姚国庆听过很多急迫和无助的求助语。

正在为救助人员办理登记业务的姚国庆。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正在为救助人员办理登记业务的姚国庆。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我们是开展救助工作的第一站,负责接待那些离家在外、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正在或即将处于流浪或乞讨状态的人员,询问他们的需求,为他们办理登记业务……”谈起自己的工作内容,姚国庆娓娓道来,语气轻松。

但事情,似乎并不那么轻松。

下午2点,原本安静的救助站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一个身材高大、体态微胖的中年男子不顾阻拦,从成年人救助管理区冲向接待大厅前台,神情焦急,不时向姚国庆大声喊道:“我要走,现在就要回家,我要报警!”

原来,该男子姓赵,当日上午独自来站求助,自述无钱回家需要救助。经了解,赵某是一名暴力型精神病患者,按照救助程序,需在站等待当地政府来站接领。

时间的流逝并未让赵某平静下来,姚国庆注意到,赵某不仅眼神中充满亢奋,神态异常,情绪也越发狂躁。不一会儿,赵某抓起前台桌上的办公物品,往地上扔。

为预防赵某自伤或者误伤,姚国庆一面寻求民警帮助,一面不停安抚赵某激动的情绪。

“赵大哥,你吃午饭没有?还吃点其他的东西不?”“你冷不冷啊,需要给你拿件衣服不?”“屋头还有哪些人嘛?有什么困难也可以跟我说。”姚国庆端来一杯水,捧在手心,态度温和地询问着,试图分散赵某的注意力。

起初也并未立即奏效,但或许是被耐心的语气和真诚的态度打动,半小时后,赵某激动的情绪舒缓下来,开始和姚国庆聊起家常。哪怕常常语无伦次,讲得不知所云,姚国庆也耐心倾听。

终于,当日晚上八点,在市救助站停留10余小时的赵某被顺利接走。

姚国庆为前来寻求救助的人进行安检。受访者供图华龙网发
姚国庆为前来寻求救助的人进行安检。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姚国庆坦言,在形形色色的求助人员中,这种棘手的状况也并非只有一次,唯一能做的就是秉承专业价值理念,运用专业方法技巧安抚情绪,了解他们的来站原因和实际需求,针对性开展服务。“有的求助人员是听障人士,全靠手写一笔一划交流;有的老人年龄大,不识字也不记事;有的还患有传染病,需要格外注意安全;有的还喝醉了,一言不合在大厅做一些不雅动作;有的还穿得西装革履,出现一些‘迷惑性’求助行为;有的为了跑站骗助,满口谎话被拆穿……”

回想过往八年的救助社会工作时光,姚国庆讲述着那些在接待厅中“上演”过的闹剧、悲剧,甚至惊险时刻,却总是说得轻描淡写,一笑而过。

“这是一份生命影响生命的工作,尽管可能有时会后怕,但一想到只要能帮到那些真真正正需要救助的人,就很有成就感!”这一次,姚国庆的语气充满坚定。

 
2

黎小丽:每一次寻亲,都让回家的路不再遥远

元旦将至,室外寒气逼人,下班回家路上的黎小丽收到一条消息——“谢谢你们,婷婷已经安全到家了。”

站在昏黄的路灯下,黎小丽将手机揣回兜里,顿时觉得全身都暖了起来。

黎小丽,开展救助社会工作已有十年,目前是成年人救助管理科的一名寻亲社工。她说,这是一个年轻女子走失流浪后,寻亲成功的故事。

黎小丽介绍,婷婷刚来到市救助站的时候,蓬头垢面,神色还有些异常。除了能说出名字和籍贯,她无法再提供任何有效身份信息,也不愿与人交流。后来,经站内值班医生诊断,婷婷疑似精神异常、身体状况欠佳,并在登记入站后,被送往定点医院检查和治疗。

为了尽快帮助婷婷安全回家,黎小丽立马开始落实其身份信息核实和寻亲工作。

一方面,她通过站医务室加强与定点医院的沟通,采用传统的“望闻问切”寻亲查询模式,希望经过反复沟通婷婷能提供部分有效信息;另一方面,积极联系派出所通过大数据进行人脸比对。同时,加强与社会力量合作,与寻亲公益组织“缘梦寻人”积极联系,并将婷婷的相关情况纳入该组织的寻亲档案库。

哪怕只要有一线希望,黎小丽就会不断尝试。

经过多方查证,最终在人脸比对方面取得突破,得到了婷婷的疑似身份信息。随即,黎小丽通过当地政府部门与婷婷的疑似亲属取得联系,通过照片比对、身份信息核对最终确认了亲属身份。

“寻亲工作是一方面,我们更大量和繁琐的工作是要联系当地政府部门、联系家属、做好后期安置和协调等工作。”黎小丽说,为确保受助对象生命安全、接领材料齐全,通过多次电话、微信沟通,在婷婷到站20多天后,终于确认家属来站接领。

“婷婷,我是你妈妈呀,找了好多地方都寻不着你,你去了哪呀……”“跟我回家吧,以后可千万不能再走丢了……”看到婷婷和母亲紧紧拥抱在一起,本以为早就对这种画面“免疫”的黎小丽,又一次被感动了。

黎小丽(左二)与家属核查身份。受访者供图华龙网发
黎小丽(左二)与家属核查身份。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谈及寻亲工作的难度,黎小丽叹了口气,又笑了笑说:“为疑难受助对象寻亲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就像大海捞针,付出并不一定有回报,但社会工作专业视角让我更享受寻亲这个过程。”

回家团圆,这是中国人心底最朴素的情结。哪怕寻亲会多次失败,但每一次黎小丽都看到了他们充满渴望的眼神。这种眼里有光的时刻总会给黎小丽带来新的力量,她想让更多求助者回归,找到“一家人整整齐齐”的幸福。

 
3

杨小艺:每一次牵手,都让少年的他不再彷徨

在专职社工杨小艺看来,救助工作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物质救助,一种是心理救助,相比较而言,她认为后者才是治根治本。

杨小艺为救助对象开展外展服务。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杨小艺为救助对象开展外展服务。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江小燕,13岁,因家庭亲子关系紧张,她先后50余次离家出走。期间反复踏入市救助站的大门。

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心结”未能解开,家也不是终点。

杨小艺深知,亲子冲突不是父母或子女单方面的问题,要根本解决小燕的问题需要双方共同努力。

于是,杨小艺和同事们积极创新专业服务工作方法,以个案面谈、小组活动及特色教育等方式,改善小燕的偏差认识,并教导其情绪控制和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在救助站外,杨小艺还积极与小燕的父母保持联系,指导他们如何与孩子正向沟通,缓解矛盾。

如今,回家两年后的小燕不仅和父母相处融洽,还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

在市救助站,反复流浪的“江小燕”也远不止一个。

“那个男娃儿怎么又来了?走的时候不是表现蛮好吗?”2019年的某天,杨小艺在站内看见了一个熟悉的面孔——被某区县救助站再次送来进行集中矫治教育的13岁少年王宇乐。

父亲入狱,母亲常年在外打工,王宇乐已经进出派出所和救助站多次。杨小艺介说:“救助站始终是一个临时机构,大人最多停留十天,未成年人最多也不超过三个月,他们走的时候确实有改变,但持续性如何保障?”

于是,为避免少年再次出走,杨小艺和同事决定,这次不把王宇乐直接送回去,而是协调属地救助站和属地政府共同开展回归安置工作。“我们邀请孩子的亲属、当地救助站负责人、镇政府相关领导等开展了协调安置会,从指导区县救助站开展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到协调多方和资源链接,让孩子回到学校还有人持续监管,终于结束了多年的重复流浪生活。”回想起这个案例,杨小艺信心满满,说效果还很不错,孩子今年都要中学毕业了。

杨小艺和同事们为孩子举办惊喜“生日会”。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杨小艺和同事们为孩子举办惊喜“生日会”。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近两年来,杨小艺和同事们一直积极链接社会资源,创新开展转介平台建设和救助社会工作机制建设,通过培育和引导区县救助站开展社会服务,延伸了救助服务广度和深度,有效遏制了重庆市流浪乞讨人员重复流浪的问题。

“我们的工作就像在服务对象的心中埋了一颗种子,可能会在某一个时间发芽,也许是在他孤独、难受的时候,也许是他面临一些抉择的时候,但只要能让他感受到当时的温暖,也值得。”杨小艺说。

三月初的山城,乍暖还寒,春日阳光在救助站院内均匀洒下,杨小艺和同事们微笑着阔步前行,只留下“飒”意满满的背影……

(除工作人员外,受助人均为化名)

相关链接:专业救助 温情促归|重庆市救助管理站救助社会工作优秀“答卷”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余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