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的饭店 十四年的承诺
一位老人与三十位“老顾客”的“亏本生意”
”张成书没有想到的是,黄银书的事很快就传开了,陆续有好几位老人上门来表示,想搭伙吃饭。通讯员贺奎摄承诺·坚持·14年有了30余位“老顾客”“这些老人什么时候开始在这里吃饭的啊。在江津区李市镇大桥村,有一间“大桥饭店”,店主张成书已是年逾古稀的老人。

四十年的饭店 十四年的承诺
一位老人与三十位“老顾客”的“亏本生意”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6-28

一家40年的“老饭店”。

一份14年的“老承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6月28日11时讯 (通讯员 贺奎 苏展)在江津区李市镇大桥村,有一间“大桥饭店”,店主张成书已是年逾古稀的老人。本该早已安享晚年的她,却坚守在这间不起眼的老店中,先后与30余位当地留守老人做了超过14年的“亏本生意”,用一手精湛的厨艺与一份执着的热情,为老人们打造出了一片生活和心灵双重归宿的美好“家园”。

张成书下厨为老人们炒菜。通讯员 贺奎 摄

老人·老店·只需10元的一日三餐

大桥村,原江津县大桥乡,地处江津区腹心地带,位于风景秀丽的羊儿山下。

一条穿场而过的公路,道路两侧修建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老建筑,加上1000多场镇居民,共同构筑起了一个典型的中国农村。

“90年代以前大桥乡有9000多居民,后来很多人外出打工,赚到钱到城里买房安家,现在这里住的很多是老人了。”谈起现状,这是大桥村现任村党委书记周家帮的直观感受。

与之相匹配的是,场镇上仅有的两家餐馆也已开张多年。其中一家,即是张成书所经营的“大桥饭店”。

“菜来了,菜来了!正朝(意为“今天”)还有个人(意为“自己”)包的粽子!”6月28日,临近中午12点,饭店内陆续有顾客前来,张成书热情招呼,给客人端上饭菜时还不忘推荐几句自家包的粽子。

虽说饭店门脸较小,桌椅紧张,但来这里的客人大都是常来的熟客,都不约而同的没有坐到靠门的那一桌——尽管那是一张可坐八九个人的大桌子。

“今天有些啥子?”“好菜多,还有过年熏得腊猪脚,炖汤安逸的很。”“时钟指向12点,门外陆续走进了几位顾客,一边和张成书搭话一边在那张大桌子旁坐了下来。这些顾客几乎都是年已古稀的老人,甚至还有两位杵着拐杖。待他们坐定后,张成书就开始传菜,炖鸡汤、腊猪脚汤、青椒炒肉、南瓜丝……很快十来个热腾腾的家常菜上桌。

“老人进老店,10块钱吃三顿,安逸哦。”由于熟悉,旁边一位客人打趣的说了一句。

“张幺嬢,这家店有多老了?”“1979年我们承包过来,马上40年了。”“这里原本是生产队食堂,那个时候啥子都讲承包,我们7个人就承包下来了。最开始,店的名字都没有,就做豆花饭,现在,卖的菜多了,不过其他人都走了,进城过安逸日子去了,就剩我和老万。”吃完饭,老人们并没有急着走,围坐在一起聊起了天。而记者对“老店”的询问兴许是勾起了张成书的回忆,她的话越来越多。

老人们丰盛的午餐。通讯员 贺奎 摄

承诺·坚持·14年有了30余位“老顾客”

“这些老人什么时候开始在这里吃饭的啊。”“有先有后,最开始就黄嬢嬢一位。”此时,客人们已陆续用完午餐,张成书一边收拾店面一边回忆道。

她口中的“黄嬢嬢”叫黄银书,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居民。由于故土难离,老人没有随儿女进城。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每天的买菜做饭对老人逐渐成为了一道难题,也让儿女们担心。因为就住在饭店附近,老人的子女就尝试着询问张成书的意见,看能否就近“搭个伙”。

“都是乡亲,多双筷子而已。”张成书说,黄银书老人想吃的饭菜其实很简单,几个清淡的小菜,一碗米饭就能解决,“人老了,吃不了多少,吃完饭,坐一哈,摆哈龙门阵,就是图个乐。” 

张成书没有想到的是,黄银书的事很快就传开了,陆续有好几位老人上门来表示,想搭伙吃饭。

“最多的时候有十几人。”最开始,张成书和合伙人万昌辉商量,根本没打算收饭钱。可老人们都表示,自己不想“占便宜”,“吃饭给钱,天经地义”。于是,两人商量出了现在的标准:1天三顿,1人10元。

“黄嬢嬢2006年开始来的,前年满百岁走了(意为‘去世’)。现在一晃都14年了,开始来搭伙的,也有人走了,现在好几个都是后头来的。”张成书说,来搭伙的老人一直不固定,有的人后来被儿女接走了,有的人真“走了”。不过,也不断有老人加到这支队伍里,“前前后后有30多人了吧。”

开心的吃粽子。通讯员 贺奎 摄

“我也有过不做了的想法。”时至今天,张成书自己也是71岁的老人了,5个儿女也多次提出让母亲转让店铺进城共享天伦之乐。可每次当她说起这个想法时,老人们虽说大都表示理解和赞同,可言行之间就会显得十分落寞,“看到老哥哥老姐姐些这样,心里头就不是很舒服,就趁做得动再做一段时间吧。”张成书说,儿女们总觉得自己是不是给老人们承诺了什么,其实自己和老人们之间完全来去自由,连每天10元的伙食费也全靠老人们自觉给,自己从来没记过账。

“儿孙自有儿孙福,这些老哥哥老姐姐都还能生活自理,大家觉得没必要去给儿孙添麻烦,来我这里吃饭,就是信得过我,我就不能辜负他们的信任。”对自己的坚持,张成书这样解释道。

生意·情谊·“亏本生意”还想传下去

如今,在张成书这里搭伙的老人基本保持在8至10人,年龄最大的91岁,最年轻的也有78岁了,其中89岁的刘培书老人搭伙时间已有11年,是目前资格最老的“搭伙人”,而且就因为在这里搭伙,老人家里连灶都没装。

而这只是“堂食”的范围。两年前,曾一直在饭店搭伙的陈列琴和张成在两位老人卧床不起,张成书就承担起了两位老人一天三顿的“外卖”业务——每天饭点前后都会把热腾腾的饭菜送到老人的床前,收费却依然是那个标准:1天三顿,1人10元。

这些事,在许多人看来,张成书完全是在“做亏本生意”。

张成书和老人们一起合影。通讯员 贺奎 摄

“就一个炒肉丝,成本都是十几块,她还每顿弄得有荤有素,10来个菜,不亏才怪。”不仅是外人,连在“大桥饭店”做了很久的厨师肖木荣也对这样的做法表示不解。

“时间长了,自己都记不得为啥子这么做了。”对于旁人的不解,张成书自己想起来有时也觉得有些“不解”,“我都是有曾孙的人了,饭店赚的钱对我来说其实也是可有可无,可就舍不得和这群老哥哥老姐姐说再见。”

“张幺嬢那家人,心都好。”许多熟悉的大桥村民都这么评价道——张成书的5个儿女对母亲的“亏本生意”一直没有半句抱怨,还时不时到饭店里帮忙搭把手,而张成书似乎也有将饭店传到儿女手中的意思。“我只要做得动,饭店就会做下去。但我做不动了,把饭店转给别人,也不能勉强别人做亏本生意,儿孙们愿意接最好,我肯定要让他们接着做,让大桥的老哥哥老姐姐们有个好吃饭、摆龙门阵的去处,不为别的,就为把这份情谊传下去把。”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四十年的饭店 十四年的承诺
一位老人与三十位“老顾客”的“亏本生意”

2020-06-28 11:52:17 来源: 0 条评论

一家40年的“老饭店”。

一份14年的“老承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6月28日11时讯 (通讯员 贺奎 苏展)在江津区李市镇大桥村,有一间“大桥饭店”,店主张成书已是年逾古稀的老人。本该早已安享晚年的她,却坚守在这间不起眼的老店中,先后与30余位当地留守老人做了超过14年的“亏本生意”,用一手精湛的厨艺与一份执着的热情,为老人们打造出了一片生活和心灵双重归宿的美好“家园”。

张成书下厨为老人们炒菜。通讯员 贺奎 摄

老人·老店·只需10元的一日三餐

大桥村,原江津县大桥乡,地处江津区腹心地带,位于风景秀丽的羊儿山下。

一条穿场而过的公路,道路两侧修建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老建筑,加上1000多场镇居民,共同构筑起了一个典型的中国农村。

“90年代以前大桥乡有9000多居民,后来很多人外出打工,赚到钱到城里买房安家,现在这里住的很多是老人了。”谈起现状,这是大桥村现任村党委书记周家帮的直观感受。

与之相匹配的是,场镇上仅有的两家餐馆也已开张多年。其中一家,即是张成书所经营的“大桥饭店”。

“菜来了,菜来了!正朝(意为“今天”)还有个人(意为“自己”)包的粽子!”6月28日,临近中午12点,饭店内陆续有顾客前来,张成书热情招呼,给客人端上饭菜时还不忘推荐几句自家包的粽子。

虽说饭店门脸较小,桌椅紧张,但来这里的客人大都是常来的熟客,都不约而同的没有坐到靠门的那一桌——尽管那是一张可坐八九个人的大桌子。

“今天有些啥子?”“好菜多,还有过年熏得腊猪脚,炖汤安逸的很。”“时钟指向12点,门外陆续走进了几位顾客,一边和张成书搭话一边在那张大桌子旁坐了下来。这些顾客几乎都是年已古稀的老人,甚至还有两位杵着拐杖。待他们坐定后,张成书就开始传菜,炖鸡汤、腊猪脚汤、青椒炒肉、南瓜丝……很快十来个热腾腾的家常菜上桌。

“老人进老店,10块钱吃三顿,安逸哦。”由于熟悉,旁边一位客人打趣的说了一句。

“张幺嬢,这家店有多老了?”“1979年我们承包过来,马上40年了。”“这里原本是生产队食堂,那个时候啥子都讲承包,我们7个人就承包下来了。最开始,店的名字都没有,就做豆花饭,现在,卖的菜多了,不过其他人都走了,进城过安逸日子去了,就剩我和老万。”吃完饭,老人们并没有急着走,围坐在一起聊起了天。而记者对“老店”的询问兴许是勾起了张成书的回忆,她的话越来越多。

老人们丰盛的午餐。通讯员 贺奎 摄

承诺·坚持·14年有了30余位“老顾客”

“这些老人什么时候开始在这里吃饭的啊。”“有先有后,最开始就黄嬢嬢一位。”此时,客人们已陆续用完午餐,张成书一边收拾店面一边回忆道。

她口中的“黄嬢嬢”叫黄银书,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居民。由于故土难离,老人没有随儿女进城。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每天的买菜做饭对老人逐渐成为了一道难题,也让儿女们担心。因为就住在饭店附近,老人的子女就尝试着询问张成书的意见,看能否就近“搭个伙”。

“都是乡亲,多双筷子而已。”张成书说,黄银书老人想吃的饭菜其实很简单,几个清淡的小菜,一碗米饭就能解决,“人老了,吃不了多少,吃完饭,坐一哈,摆哈龙门阵,就是图个乐。” 

张成书没有想到的是,黄银书的事很快就传开了,陆续有好几位老人上门来表示,想搭伙吃饭。

“最多的时候有十几人。”最开始,张成书和合伙人万昌辉商量,根本没打算收饭钱。可老人们都表示,自己不想“占便宜”,“吃饭给钱,天经地义”。于是,两人商量出了现在的标准:1天三顿,1人10元。

“黄嬢嬢2006年开始来的,前年满百岁走了(意为‘去世’)。现在一晃都14年了,开始来搭伙的,也有人走了,现在好几个都是后头来的。”张成书说,来搭伙的老人一直不固定,有的人后来被儿女接走了,有的人真“走了”。不过,也不断有老人加到这支队伍里,“前前后后有30多人了吧。”

开心的吃粽子。通讯员 贺奎 摄

“我也有过不做了的想法。”时至今天,张成书自己也是71岁的老人了,5个儿女也多次提出让母亲转让店铺进城共享天伦之乐。可每次当她说起这个想法时,老人们虽说大都表示理解和赞同,可言行之间就会显得十分落寞,“看到老哥哥老姐姐些这样,心里头就不是很舒服,就趁做得动再做一段时间吧。”张成书说,儿女们总觉得自己是不是给老人们承诺了什么,其实自己和老人们之间完全来去自由,连每天10元的伙食费也全靠老人们自觉给,自己从来没记过账。

“儿孙自有儿孙福,这些老哥哥老姐姐都还能生活自理,大家觉得没必要去给儿孙添麻烦,来我这里吃饭,就是信得过我,我就不能辜负他们的信任。”对自己的坚持,张成书这样解释道。

生意·情谊·“亏本生意”还想传下去

如今,在张成书这里搭伙的老人基本保持在8至10人,年龄最大的91岁,最年轻的也有78岁了,其中89岁的刘培书老人搭伙时间已有11年,是目前资格最老的“搭伙人”,而且就因为在这里搭伙,老人家里连灶都没装。

而这只是“堂食”的范围。两年前,曾一直在饭店搭伙的陈列琴和张成在两位老人卧床不起,张成书就承担起了两位老人一天三顿的“外卖”业务——每天饭点前后都会把热腾腾的饭菜送到老人的床前,收费却依然是那个标准:1天三顿,1人10元。

这些事,在许多人看来,张成书完全是在“做亏本生意”。

张成书和老人们一起合影。通讯员 贺奎 摄

“就一个炒肉丝,成本都是十几块,她还每顿弄得有荤有素,10来个菜,不亏才怪。”不仅是外人,连在“大桥饭店”做了很久的厨师肖木荣也对这样的做法表示不解。

“时间长了,自己都记不得为啥子这么做了。”对于旁人的不解,张成书自己想起来有时也觉得有些“不解”,“我都是有曾孙的人了,饭店赚的钱对我来说其实也是可有可无,可就舍不得和这群老哥哥老姐姐说再见。”

“张幺嬢那家人,心都好。”许多熟悉的大桥村民都这么评价道——张成书的5个儿女对母亲的“亏本生意”一直没有半句抱怨,还时不时到饭店里帮忙搭把手,而张成书似乎也有将饭店传到儿女手中的意思。“我只要做得动,饭店就会做下去。但我做不动了,把饭店转给别人,也不能勉强别人做亏本生意,儿孙们愿意接最好,我肯定要让他们接着做,让大桥的老哥哥老姐姐们有个好吃饭、摆龙门阵的去处,不为别的,就为把这份情谊传下去把。”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余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