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的力量”2018重庆点赞公益•全民公益文化节巡礼报道④ 宋瑶平:扎根社区13年 做好公益带头人
华龙网8月30日10时讯(记者 秦川)没有惊人事迹,却以平凡的工作赢得了广泛赞誉;没有豪言壮语,却以真诚的服务打动居民群众;没有远大抱负,却以执着的信念恪守着一个人大代表的公益梦。
为弱势群体送去慰问物品
宋瑶平,南岸区青年联合会委员、南坪镇人大代表、南坪镇兴隆社区党委副书记、南坪镇绿荫社工服务中心主任,自2005年参与社区工作以来,13年扎根基层,倾听群众心声,解决一个又一个小问题,处理一件又一件小事情,用心用情体贴老百姓的生活。
把百姓的小事当成大事的“有心人”
利落的短发,身着简单干净的T恤,已经36岁的宋瑶平看起来十分干练。这是记者见到宋瑶平的第一印象。在与人交流时,温和的声音让人不自觉的亲近,约莫是一直在社区工作,天天与人交流有关。
为老年人开展游园活动
向退伍老军人送上节日祝福
从2005年起,24岁的宋瑶平来到社区工作。“那时我刚生完宝宝,想找个就近的工作方便照看孩子。”于是,宋瑶平在南岸区南坪镇白鹤苑社区开启一段长达13年的社区工作,尽管当时一个月工资仅有400余元。
来到白鹤苑社区,宋瑶平主要负责计划生育相关工作。“给居民办理独生子女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生育服务证明等各种证,有时还跟着同事挨家挨户走访,居民白天不在,那就晚上上门了解情况。”
社区工作,便是与人打交道。因年轻工作经验少,宋瑶平还被居民骂哭过。2008年5月,一对老夫妻来到社区,帮儿子儿媳办理生育服务证,老人第一次来询问需要填报的材料,第二次却发火了。
“办理生育服务证需要结婚证、身份证等各种材料,老人忘带了一些材料,需要再跑一趟。当时社区管辖范围广,老人住得远,他们以为我故意刁难。”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宋瑶平也觉得十分委屈。
“居民遇到什么不懂的问题,我们打个电话问问相关部门就能帮他们解决,能化解很多矛盾。”这是她总结多年服务居民的经验。后来因工作调整,宋瑶平又到南坪镇兴隆社区工作至今。因待人亲和,为居民解决了不少大大小小的事情,2013年,宋瑶平被推选为兴隆社区党委副书记。
助力社区公益事业发展的“带头人”
执行社区社会组织培育项目与组织领袖庆元宵
为整体提升社区社会工作服务水平,南岸区民政局积极推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和支持全区社区专职工作者报考全国社工师专业职称。作为白鹤苑社区最年轻的工作人员,宋瑶平也参与了多场社区社会工作的培训。2008年,宋瑶平考取社区管理师,2012年考取全国中级社工师。
学习到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后,宋瑶平静下心来做社会工作。为了激发社区社会组织活力,促进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建设,2015年4月,南岸区南坪镇孵化培育了南坪镇绿荫社会工作服务中心,2016年宋瑶平担任中心主任。
“中心定位做一个枢纽型的社会组织,我们一直在摸索着往这方面‘走’,孵化培育社区社会组织。”
谢阿姨调解室便是宋瑶平服务培育的其中一个社区社会组织。谢孃孃叫谢兴丽,64岁,自1997年退休之后,一直无偿从事民间调解工作。
“谢阿姨是我们在走访调查过程中挖掘到社区社会组织带头人。”有10余年的社区工作经验在宋瑶平,十分清楚依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定要带动和培育更多的爱心人士积极参与,才能最大限度地优化服务。于是,康德社区正式成立社区社会组织——“谢阿姨调解室”,并在南岸区民政局登记注册。
经过三年推动,绿荫社工中心共孵化培育了22个社区社会组织。期间,宋瑶平带领绿荫社工中心总结服务经验,探索出“1+2+N”本土社会工作实务模式,走出了一条通过社区街镇级枢纽型社会组织服务培育社区社会组织、整合社会资源参与社区建设的发展之路。
看到绿荫社工中心有了成果产出,宋瑶平也生出满满的成就感。“在绿荫社工中心,我能更加专注做一件事情,获得的成就感是无法比拟的。”
扎根基层倾听群众心声的“贴心人”
指导社区志愿服务队伍领袖参加“公益微创投”活动
2016年,宋瑶平被选为南岸区南坪镇人大代表,她深知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南坪镇绿荫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办公地点位于南岸区四公里回龙湾社区的一幢旧房子里。“中心刚搬来时,社区的消防通道停满了私家车、夜市小推车、三轮车等,居民进出极其不便。”
于是,宋瑶平向镇人大提交了关于消防通道被占用的问题和建议。
记者看到,如今这条路被打上了隔离桩,整条路上已看不到乱停乱放的车辆,过往居民十分方便。
回龙湾社区青龙苑和城南新居独居老人多,缺少精神文化类的活动,宋瑶平发现问题后,通过绿荫社工服务中心向南岸区民政局申请南坪镇老年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为老年人开展知识讲座、学习培训、邻里互助、精神慰藉等服务。
她说,被选为人大代表,是居民对我的信任,我也要发挥代表履职作用,自觉践行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为群众答疑解惑,做好事做实事。
宋瑶平接任绿荫社工中心主任以来,一直努力让社会工作服务成为政府与人民群众间的纽带与桥梁,同时,也将居民合理诉求通过正确方式反映给政府,培养居民的社会公益意识以及大局观,推动社区和谐发展。